首次投资:装修5万元、进货3万元左右,共约8万元左右盈利时间:预计5个月后
抛开小打小闹不算,这次开酒行已经是刘毅第二次正式创业,用他自己的话总结过往,是几乎没有成功的。所以这次开酒行他格外小心,正式加盟一个品牌前,在总代理的公司里观摩了半年之久。他自我解嘲道:"反正还没有成功过,就算这次不成功,也不过是从头再来,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创业不需要冲动
刘毅和小欧长得都是白白净净,谈论起生意来,用词准确冷静而又不失热情,有学院派生意人的影子。
刘毅提到最多的是"管理经验",他说以前做服装行业发现,老板如果开个店想赚点钱比较容易,但是想做成规模开连锁店就比较难,他看过很多开了第一间店积累了原始资金后,却开不活第二间的,他觉得缺少的就是经验。而他们自己在上一次饮食行业里的失败,也是因为缺少管理经验造成的。所以,他觉得经验可能会成为制胜法宝,也可能成为致命弱点。
我想这一点对于很多年轻的创业者和行将创业的年轻人来说,是很有启发性的:可以没有经验,但是不能不学习经验。
另外,刘毅在做服装以前做过超市工作,而小欧在毕业后一直在超市工作,这种零售渠道的工作经验对他们如今的创业来说,是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果没有这方面工作经验的创业者,是否可以考虑用其他努力来换这个工作经验呢?比如时间或者工作的积累。
我无意反对大学生创业,更无意反对工作稳定的年轻人用闲暇时间来"发家致富",只是想借用他人故事来表达一个观点:创业什么都需要,唯独不需要一时冲动。
□李红
十几年的哥们儿携手创业
酒行的老板有两个,刘毅和他的哥们儿小欧。两人都是湖北人,且是十几年的同学兼朋友,从大学毕业开始他们在同一个城市工作,并且同在零售行业,然后工作时一起开小差在外面小打小闹地创业,再之后刘毅“下海”,小欧在“岸上”,两人合作开始了真正的创业。不过,这次涉足饮食行业的回报是:4个月净亏8万元。然后,他们开始寻找新的项目,寻找的结果是上月1日酒行开张了。
对于为何选择卖酒这个项目,刘毅和小欧的回答迥异。小欧说,去年中山市酒类行业协会召开的一个会议上,市政府有关人士表示预备今年在西区建设一个酒产品交易中心,这对于酒的零售来说是好事,而且他预计大信海岸家园和碧翠豪庭一带是将来的社区中心,将成为交易中心的热门选址,所以酒行也“趁虚而入”,现在铺租还比较便宜。而且酒没有保质期,管理起来相对粗犷,比较简单。另外,酒的利润比较平均,不会有大的起伏,表示这个行业已经渐趋成熟,市场相对规范。机遇便是有一个朋友在酒企业里工作,发现了一个机会,便建议他接下两个江酒系列的代理权,他考察之后觉得好并很快签订合同。
刘毅回答的版本是,他以前是做一个服装品牌的区域经理,如果做服装行业,他肯定如鱼得水。但是,当他还在老家时,小欧已经签订了代理酒的合同,他没有办法,如果他早点过来的话,也许这间店根本就不是酒行,而是一个服装店。
做半年业务员观察行情
虽然说最想做的不是酒行而是服装店,但是在木已成舟后,刘毅还是欣然上马了,并且再次和总代理商签订协议,允许他在公司里工作半年,观摩公司的运转,熟悉酒类行情。
对于为何做出这个决定,刘毅回顾了“心酸史”。在他从服装公司辞职之后,便选择在东莞开了一间快餐供应公司,每天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卖的东西一点不少,但是4个月之后,一结算,单单现金就亏掉8万元,还不算其他人力物力和时间。
“我仔细分析了下,发现这次的创业失败一是因为自己之前做服装行业,对饮食行业不熟悉,没有经验,另外缺少了严格的成本核算,管理非常不成熟。还有一个外部不可抗因素是物价飞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但是他们和公司签订的供应合同上的价格是固定的,所以不能随便涨价。”有了那次教训之后,这一次的创业刘毅便特别小心,去总代理公司实习半年是他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小欧的支持和公司的同意。在这半年里,他认认真真地熟悉产品的调配,渠道的开拓和公司对资金的管理方法。
“这种实习方法说好也好,但是未必适合每个人,或者有些创业者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做这个准备工作,或者很多人在行业里做了很久,不缺经验。而对于我来说,从服装到餐饮再到酒,跨度比较大,必须先学习才能动手。而且我和小欧所有的创业都是白手起家,家里不可能给我们资金支持,所以我们如果失败了,便是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刘毅这样告诉记者。
建议:工作三五年后再创业
刘毅今年29岁,小欧28岁,但是他们的创业经历颇丰富。刘毅描述的脉络是,当他还是某服装品牌的区域经理时,便和小欧一起在外面小打小闹地创业,但是总不能成功,他认为做事情不能三心二意,只有破釜沉舟才能做出点成绩。于是,他大手一挥辞职了,当时他的年薪是5万元,不算低。另外,两人一合计,认为不能同时辞职,可以一个人先去探路,等探路的人翻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