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你来说,一张旧报纸意味着什么?或许是每天都在出版发行的物品,或许是老一辈的人才会捧在手上阅读的东西,也或许只是一堆废品。但对于常德小伙张立来说,旧报纸不仅是一种商品,更是一种记录历史且极具情怀的物品。大学时,张立开始收集报纸。如今大学毕业已经13个年头,张立收集的报纸达到了近400吨,他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将收集来的旧报纸通过“生日报”等形式卖出,成立了自己的网店,将兴趣爱好做成了事业。
对报纸的情怀源于父亲和初中同学
张立说,自己起初与报纸结缘,和父亲密不可分。“小时候,父亲做瓦,通常都会用旧报纸打底。”看着父亲做瓦的张立,虽然年纪小,但对这种颜色泛黄的物品却产生了兴趣。“当时的旧报纸上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新闻,我每次看到比较好玩、有趣的新闻时,就会把这一部分内容剪下来,做成剪报。”张立说,这可能是自己成为集报爱好者的开端。
上了初中,张立依旧保持着剪报的习惯。“我初中有一个同学,他父亲在邮局工作,因此我有机会从他那里接触到很多旧的报纸。”整个中学时期,张立看了很多旧报纸,脑海中也慢慢有了收集旧报纸的想法。
来长沙读大学后,张立开始将收集报纸作为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每个周末都会去清水塘古玩市场淘旧报纸,还会和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报友交流。”张立告诉记者,当时学校有一个信箱,基本上是为自己服务的,“每天都会收到二三十封来自全国各地朋友寄来的旧报纸。”
大二时,张立开始在学校卖起了生日报,即将消费者出生当天的老报纸卖给对方。“一方面是勤工俭学的需要,另一方面,收集报纸确实是我的兴趣爱好。”大学毕业时,张立没有找到工作,于是,他思索着能否将自己“收集报纸”的兴趣爱好做成一项事业。
收集了400多吨报纸,部分已绝版
“2007年7月,我离开学校之后,首先找我父亲借了5000元,又找我表哥的女朋友借了3000元,在枫林路上租了一间房,开了一家网店,从一位报纸收藏家手中买了一批报纸,并把这批报纸包装成生日报,在网店上出售。”令他自己都没想到的是,半年时间,张立幸运地赚了两万多元。
虽然赚了钱,可是张立的父母却依然不理解儿子,他们起初以为,旧报纸不过和废品差不多,儿子收集旧报纸,和收废品没什么两样。“当别人问他们‘你小孩在做什么工作’时,他们都会觉得难以启齿。”张立说。
父母的态度发生改观,是在2010年。那一年,张立在长沙买了房子,报纸的收藏地点也从枫林路搬到了如今的金鹰机电大市场。“随着收集的报纸慢慢增多,之前的地方渐渐不够用了。”如今,金鹰机电大市场其中一栋楼的二楼,全供张立存放收集的报纸。“880个平方,一共收集了400多吨、上千种类型的报纸。”在这之后,父母不再觉得儿子是在“收废品”,而是从心底里认可了儿子的工作。
刚走进张立的旧报纸收藏室,记者就闻到阵阵旧报纸所发出的特有气味。数十个货架上,摆满了张立根据报纸类型和出版日期分类整理好的旧报纸,墙上还装裱着具有纪念意义的《人民日报》《大公报》《光明日报》等报纸,有国防部热烈庆祝建军五十周年当天的,也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周年的。“不少报纸都已经停刊了,比如《湖南妇女报》《湖南政协报》《湖南农村报》《湖南广播电视报》和《体坛周报》。”张立边整理其中一部分报纸边对记者说。
不少人买生日报,他收藏的旧报纸还成了国礼
读大学的时候,只要有空,张立就会通过互联网逛论坛,搜集旧报纸信息,抽空整理旧报纸。大学毕业后,虽然有其他工作要做,但是张立每天仍会花时间整理收集来的报纸,双手通常会因为长时间接触报纸而被染成墨色。“旧报纸还能给一些特定人群提供文献参考资料,有时候我会帮他们去翻阅、查找。”张立说。
“刚开始,人们对生日报不太了解,我刚开始卖生日报的时候,一天能卖出一两份就不错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亲人、恋人购买生日报当做礼物。“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个重庆的小伙让我帮他找一份他爷爷出生那天的《大公报》,上世纪20年代的,他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有。最后我在我这找到了,寄给了这位朋友,他爷爷非常感动,他也经常叫我去重庆玩。”现在,张立的网店平均一天能售出200多份旧报纸,老婆、爸爸、岳父和妹妹都加入到了张立的“集报产业”。
最让张立自豪的,是自己收集的19期人民日报被故宫的古籍修复师修复后,当做国礼赠送给了越南。“感到非常荣幸,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吧。”
张立告诉记者,旧报纸的出售价格和出版年份以及稀缺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便宜的几十元,贵的可达几万元。“我买过最贵的报纸,是《光明日报》的创刊号,花了几万元从一个收藏家手中买来的。”
“对于我来说,每一份报纸都有它独特的价值。”张立说,自从开始收集报纸以来,他每天的生活都过得很充实,很丰富,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了解了很多历史。“比如说,从旧报纸中,我就能了解到当时长沙五一大道和湘江一桥(现橘子洲大桥)的建设情况,了解长沙这个城市的发展变迁。”张立说,报纸正因为有记录历史的作用,所以才显得弥足珍贵。“我爱好收集旧报纸,也打算将这份事业一直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