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品牌与中国打交道分为三部曲,第一,购买,所谓购买,是因为中国的产品物美价廉;第二,生产,原因是中国有廉价、丰富的劳动力;第三,在中国销售。前两部相对容易,而第三部面临的问题则更多,需要了解与欧洲不同的中国时尚产品的分销体系、中国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以及中国的文化传统,这是三部曲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
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下,许多国际品牌受到冲击,它们看好中国巨大的消费潜力,希望能够快速进入中国市场。
进入中国的国外品牌可分为两类。一是极具实力的国际品牌企业,比如法国的LVMH集团、PPR集团或PRADA集团等,这类企业或品牌凭借强大的资金支持和媒体轰炸,自己就可以将品牌打入中国的市场;在中档领域的连锁店品牌,比如ZARA、H&M等,这类品牌具有强大的营销能力与资金实力,也是属于直接投资类型的市场进入;二是大量的欧美时装品牌企业,这类品牌在欧美大量存在,它们在品牌建设上有独到之处,并希望在中国市场拓展,但它们绝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资金与拓展实力都受局限,不可能直接投资进入中国市场,只能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这是今后中国服装销售企业与国外企业合作的主要类型。
代理国际品牌存在很大的商机,但同样存在风险,经销商在引入国际品牌是应谨慎对待,不可简单的“拿来主义”。这其中有两方面是必须考虑的:一是品牌的知名度,二是产品本身。
希望进入中国市场并寻求代理商的国际二三线品牌,在中国并没有很高的知名度,它们在进入中国后还需要做大量的推广工作;在产品方面,它们的产品虽然很有特色,但并不一定适合中国市场,因此其产品需要针对中国市场进行专门的设计开发,而这种调适是否能适应中国市场和需求也是不一定的。
此外,代理国际品牌也是对代理商实力和耐力的考验,一个国际服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大概需要三年的培养,三年内基本只有投入没有产出,这对中国大部分代理商来说也是难以承受的。
经销商在代理国际品牌的过程中应学会规避风险。首先,并不是所有的国际品牌都值得代理,也并非只要是名牌就符合国内市场的需求,应该有选择地代理国际品牌,在代理前应该做充分的市场调查,进行充分论证;其次,在合作过程当中要学会打造自己的团队,尤其是自己的设计团队,不能完全依靠国外企业开发产品;再次,要建立起有效的营销团队与完备的销售渠道;最后,在合同中,应该明确双方的责权,争取国际品牌提供更多的支持以及相应的“行动自由”。
总之,不能盲目地引入国际品牌,中国自己已经拥有强大的服装业,国内市场及消费者都在成熟起来,简单的“拿来主义”手法已经很难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