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半年,中国服装出口持续低迷,数量增长乏力,增速大幅放缓。外贸不景气,中国服装企业投资却热力不减;市场消费出现回暖,但通货膨胀带来的服装涨价或成为继续拉动内需的阻碍。
在国内,出口的大幅收缩相信会促使一部分服装代工企业转向内销和创品牌的模式,市场消费出现回暖,整体将有利于国内经济的回升。然而,由于通货膨胀、综合经营成本的增加,服装价格依然持续上涨,服装零售的进一步发力以及市场消费力的持续恢复成为需要关注的重点。
2012年上半年,中国服装出口贸易整体呈现“数量增长乏力”、“增速大幅放缓”两个特征。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5月,全国出口总值达7744.0亿美元,同比增长8.7%;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累计出口金额为525.7亿美元,同比增长2.5%。
当前,在泉州的鞋服行业里,传统的OEM(委托加工)模式正在不断受到挑战,一些企业开始尝试从OEM向ODM(设计加工)和OBM(品牌制造)转型。
在ODM下,制造加上了设计,为企业带来了更多客户;而集中精力打造自有品牌,并将生产乃至设计环节外包的OBM模式,则为泉州企业带来了新的转机。不过这一切,都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完善的产业链条。
传统代工模式受挑战
“以前只是为鞋服企业提供面料,近年来增加了设计环节,即将面料制作成成衣,让鞋服企业更加直观地感受并做出选择。”不久前,在一次采访中,海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面料事业部营销副总卞文生如是说。
卞文生所说的,就是鞋服行业当下流行的ODM模式,业界人士告诉记者,传统的OEM是单纯的制造,如今已经不适应客户的新要求,客户往往更喜欢直观地感受增加设计元素后的产品效果。
而在石狮服装城附近,传承服饰老板王永刚最近正忙于筹备他的第一家专卖店。传承服饰长期以来做制造和批发,为不少连锁卖场和服装品牌代工,但是最近,王永刚发现一味做制造和代工,企业将面临瓶颈和危机。“虽然在晋江有自己的工厂,制造不成问题,但是只有打造自有品牌才有附加值,才是出路。”王永刚从委托加工转型为打造自有品牌的模式,在业界被称为自有品牌制造即OBM。
从OEM到ODM,再到OBM,泉州的鞋服企业,或许正在探索着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
造牌造出行业神话
长期以来,不少泉州鞋服企业为他人代工而存在。“石狮一家服装企业,跟公司配合了15年,企业的规模也从300人扩大到了3000人。”七匹狼董事、副总裁吴兴群如是说。
但是,近年来随着各项制造成本的攀升,单纯制造的利润空间正不断被挤压。据业界人士透露,在石狮,个别代工企业如今已经转行做了电子商务,经济危机以及外销的不断萎缩,迫使企业思索如何向微笑曲线的上端攀爬。在设计、采购、制造、销售这几个产业链条的利润节点中,制造的利润最低,处于曲线的底端,而设计和销售的利润最为丰厚,处于曲线的上端,这就是微笑曲线。
对此,狼道服饰总经理刘奕群说:“经过多年的发展,狼道始终坚持走设计师品牌之路,不断提升品牌附加值。”
但是这还不够。与泉州相比,在并不遥远的浙江温州,美特斯邦威把全国1200多家专卖店和200多家代工企业连成一体。13年间,这家休闲服装公司没有生产过一件成衣,本身也不卖衣服,但是运用OBM模式,美特斯邦威年销售额达到了20亿元。如今,包括美邦、高邦、森马在内的浙江全行业知名企业基本实现了无工厂化。
鞋服业进入“链条”竞争
而要实现从OEM到ODM和OBM,鞋服行业需要具备一条高度完整的产业链条。
王永刚经常自费去韩国考察。他说,韩国首尔的东大门商圈,有数十个大型批发及零售市场,从业人员10万余人,每年创造的价值超40亿美元,其成功离不开快速生产流通。“经销商从选样到收货,只需20个小时,这种快速反应即使是ZARA也自叹不如。”
他认为,韩国服装的成功在于产业链的高度贯通。在首尔东大门,一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聚集了面料、辅料、生产加工、企划与设计、流通等各种工厂和企业,贯穿了产业链的上下游。而在泉州特别是石狮,也拥有非常完整的服装产业链条,“这对企业发展很有帮助,特别是当企业从OEM要向ODM或者OBM转型时。”
“在鞋服业,低端制造的微薄利润已经使制造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鞋服企业们正在面临集体焦虑,那就是如何提升设计的附加值(ODM)以及如何打造自主品牌(OBM)。”观察人士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