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汽车用品老板都在谈品牌、模式时,汽车服务连锁也在大张旗鼓进行,而且可预见的是,连锁店更容易赢得社会资本的青睐。不过,连锁的发展既有行业经营环境、企业的规划设计,也有人为的因素。
1、忽悠型
其典型行为就是:包装、炒作、拼命发展,然后重新注册公司。实质就是“忽悠”――圈钱。这种连锁发展的公司多以“产品连接”、“品牌宣导”、“资源整合”为主色调,推广像模像样,说辞有理有据。但是,产品理论上有利润,规划书挺吸引,实际上没有多少销量;品牌是“写出来”的,实际上没有销售拉动力,倒是终端店替他做品牌宣传了;产品线就是“凑合”,实际上没有经过市场验证而且盈利的项目结构;
一言以蔽之,连锁终端店的销售力弱,核心力不强,只是市场的“一家店”而言,所有的服务项目、盈利模式,仅是书面漂亮的广告,经营的好坏得靠自己的造化和能力。这种忽悠行为害处好大,搞到终端老板、加盟者不再相信了,怀疑心加重,增大了行业的沟通成本。这类发展公司以前有,今后只要行业不规范、不讲诚信、不讲自律,依然冒出来弄一弄,骗把钱走人。
2、产品渠道型
产品渠道,理所当然就是相对汽车用品企业而言了。当产品销售受制于代理商,厂家无法发力赢得市场竞争力时,走向终端就是必然选择。由是,就产生了“形象店”连锁,其实就是终端的“店中店”(品牌专门店尚未到时候)。这种“终端连锁”,无论从门店视觉设计、产品组合线、盈利点,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不过,厂家的“连锁店”规模大,只是增加了厂家的市场影响力、竞争力,只要不是大众品牌,当前的经营环境,该“店中店”模式并不如厂家所言“如此的高回报”,它仅是终端店项目引进的一个“值得认真考虑、增加的盈利项目”。假如厂商走向“完全式”的终端连锁发展,那就是公司的战略转型,否则,就是厂商“引子”,终端只能参考,因为他们也不是终端经营行家。
3、分店型
无论老当家或是新手,错把开分店当成连锁多如牛毛。这里既有“面子工程”,也有规划、认知水平问题。大型分店,目前市场不多见,反而多是小型分店。小型分店的发展显然受制于“与老板同道的店长”(就是笔者所言的老板替手)。假如有老板替手,可以复制“经验型“管理,在较大区域发展;假如替手缺乏(事实上,就是缺少,企业内部也不会快速培养),管理监控难度、成本陡然加大,其发展只能在狭小区域布局。目前许多老板没有意识到开分店的最大制约因素,只是考虑发展机会,盲目布局。其结果往往在有几家规模后操心过多,心累,然后无力改变现状,麻木,听其自然。
4、连锁模式型
这里多发端于终端经营者。市场多有这些类型:专门店(音响、制皮等);美容装饰店;快修保养店;一站式店。不过,他们的发展显然没有完全解决“单店模式复制、单店盈利模式、单店人才复制”的三大关键问题,尽管他们连锁“相似”。如果有十几二十家店,用去十几年时间,并不是真正考验;黄金考验就是能快速布局发展。近些年出现了“规划型”连锁,多见于用品企业、新手入行。规划方案的确漂亮,有说服力。但是,总感觉缺少“单店竞争力”、“单店盈利力”和“连锁体系”,而且缺乏“发力的魄力”。
一终端老行家探索研究终端连锁多年,付出心血太多,多次拒绝市场诱惑,在总结了一套“连锁发展规划要案”后,总是“试一试看一看”心态,总是抱怨“没人才”,显然他心中没底。真正的连锁发展属于敢于冒险投入的,有魄力的,善于抓大放小。假如投入50-200万想走连锁模式,那是自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