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加盟代理门户

中国照相馆改制换新生 有继续开分店和加盟店的打算

   日期:2012-10-19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王昊    评论:0    
核心提示:10年转型,北京巨变。经过时间洗礼的京城老店,无疑是北京奇迹的有力见证者。旧貌新颜,老店新生,本报记者走进这些昔日名噪一时
10年转型,北京巨变。经过时间洗礼的京城老店,无疑是北京奇迹的有力见证者。旧貌新颜,老店新生,本报记者走进这些昔日名噪一时的“老门脸儿”,深入探访它们的前世今生,用镜头和文字记录它们的转型重生之路……

中国照相馆的四层银灰色小楼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上并不起眼,但店门旁橱窗中端正摆放着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大幅标准照却述说着这家照相馆曾经的不凡。半个多世纪几经浮沉,中国照相馆拥有了“中华老字号”和“全国十佳照相馆”的称号。而改制11年来五家分店的先后开设,更让中国照相馆年营业额达到四五千万元,找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名人效应创品牌

拍全家福去中国照相馆曾是多少老北京家庭的习惯,殊不知这个原名“上海迁京中国照相馆”的照相馆曾是地道的海派产物。1978年进店工作的现任工会主席高里奇给记者讲述店史时就像在讲自己家的故事。

1937年,在上海王开照相馆当学徒的江苏人吴建屏自立门户,用3000多块大洋在上海静安寺开设了中国照相馆。

吴建屏开创性地想到了利用“明星效应”来打开市场。1939年,由陈云裳主演的电影《木兰从军》上映。吴建屏先是邀请陈云裳到店里为她拍了150多张照片,在电影放映期间,每天在店外的橱窗里选不同的照片挂。然后他又和电影公司、电影院合作,加工印制了5万张陈云裳的照片,随票赠送。而观众在路过照相馆时如果发现手中的照片和橱窗中的对上了,就可以免费获赠一张12寸的照片。就这样,中国照相馆利用广告效应获得了知名度,成为当时社会名流钟爱之地。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照相馆开始为工农兵提供拍照服务,更多地获得了大众的认可。

1956年9月25日,中国照相馆在京开业。先进的硬件设备、师傅过硬的技术让中国照相馆自开张起就人满为患,来拍照的人需要排队拿号。这其中还包括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国家领导人。

抓服务盘活老店

在改革开放之后,外边的技术和理念走了进来,很多合资、独资的影楼竞相开业。它们主营婚纱摄影,“洋味儿”的摄影风格一下子就吸引了大批的顾客。与此同时,中国照相馆这家国营老店却没有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鼎盛时达到200多人的员工也流失严重,照相馆的经营受到很大冲击。1992年王府井大街改造让照相馆本就惨淡的经营雪上加霜。

1997年8月,如今已经升任董事长的孙秀珍被任命为中国照相馆的总经理。中国照相馆真的就没有市场了吗?孙秀珍不信。她决定抓住1999年国际老人年的契机,打破传统坐店经营方式,让摄影师走出店门,为老年人提供免费拍照服务。

“免费上门服务”加上“中国照相馆”这块金字招牌让这次活动赚足了人气,尤其是腿脚不便的老人对此评价颇高。这次看似冒险的活动对于中国照相馆并不是“赔本赚吆喝”。

尝到甜头的中国照相馆立刻成立了共十余人的两个外拍部,最多时有8支外拍小分队在外为顾客拍照,还到达过天津、石家庄、张家口等京外地区。此外,照相馆还与“水立方”、国家大剧院等单位进行合作,提供付费外拍服务。

如今来中国照相馆拍照的顾客很多都是回头客。一位抱着宝宝来拍百日照的妈妈告诉记者,她自己的百日照就是在这儿拍的,孩子的照片还来这儿拍是一种纪念。

改制后换设备扩规模

中国照相馆真正的转折点在2001年,照相馆搭上了北京中小企业改制计划的末班车,由国有企业变成了“中国照相馆有限责任公司”。

改制之后,国有股为30%,职工持股达到了70%。这带来的最大好处是照相馆拥有自主经营权,从此开始“由内行管理”。

改制后的第二年,孙秀珍带领的领导班子决定花200多万元购买当时最先进的意大利宝丽冲洗机。这对于在改制前年营业额只有七八十万元的中国照相馆来说并不是一笔小数目。但这个决定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照相馆只用了半年就收回了成本。他们又在2003年加大投入,购入了数码摄影设备,走在了行业设备更新的前列。

设备更新后,中国照相馆的传统“拳头”项目——老照片修复也上了新台阶。高里奇说,中国照相馆为新华社用手工修复的方式修复了很多老照片,其中包括不少中央领导人在延安的老照片,留存了很多珍贵记忆。“照片修复是个细活儿,技术性强,有些照片破损严重,一张照片老师傅要修上好几天。”如今数码设备上马之后,工具发生了变化,而中国照相馆因为有很好的基础,现在的修复水平仍然是京城里数一数二的。

在过去的12年间,中国照相馆陆续在交道口、金源燕莎、和平里、通州、丰台开设了五家分店,并于2009年在黑龙江哈尔滨开设了第一家特许加盟店。在京的五家分店员工由王府井总店统一培训、管理,分店和总店的业务也统一核算,现在年营业额已达到四五千万元。

尽管经营状况良好,中国照相馆还是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技术人员的衔接问题。高里奇介绍说,“现在老员工退休的多,新人进来的少,尽管这些年也招了一些大学生进行补充,但是力度还不够”。

谈及未来,孙秀珍表示,中国照相馆有继续开分店和加盟店的打算,但不会开得太多。“照相这种服务可以说是一门艺术,是个性化的,对技术要求高,为了保护‘中国照相’这个品牌,开分店宁缺毋滥。”此外,他们正在刘家窑筹建一个中国照相博物馆。这个博物馆一方面会作为照相馆员工的馆史培训基地,一方面也向大众更好地介绍中国照相馆。 
 
 
网站提醒    本站所有资讯作品与内容图片等不做任何商业用途!本站的宗旨是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的免费资讯阅读平台,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借鉴与参考...... 本站始终如一的支持维护著作版权,也愿意为优秀资讯作品与内容的宣传推广做出应有的贡献!如果作者本人或版权方不想让您的作品出现在本站,请您说明联系我们删除。为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发现其内容有违国家法律相抵触的内容,请大家踊跃举报。让“不法分子”无处可藏!健康绿色才是我们的目标。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功能  |  积分奖惩  |  常见问题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  鄂ICP备1902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