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沃尔玛说它价格低“Dollar tree”就笑了。
是谁这么胆大包天,敢和沃尔玛比价格?“Dollar tree”译成中文就是美元树,是美国的一元店,每件商品都只卖一美元,吃的、用的和玩的都有。去年底,美元树在美国共拥有4101家门店,其中一半的连锁店,离沃尔玛不到三公里,号称商品比沃尔玛还便宜。
而就靠开这样的连锁店,它去年销售收入59亿美元,利润为4亿美元,进入到《财富》美国500强企业之列。那么,是什么原因让美元树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
卖啥不卖啥大有学问
美元树的超市绝对称不上大,它的单店面积只有沃尔玛的1/10.要吸引顾客,关键之一,就是靠它对“卖什么或不卖什么”的选择。
几年前,公司联合创始人麦肯·布洛克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我们正在卖的东西,是你想要但又不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因为,这类商品能带来很高的利润率。
先来看看美元树的产品组合设计。
美元树在年报中将所有商品分为了三类:第一类,被称为“基本消费品”,约占全部商品的50%,包括糖果食品、保健美容用品等;第二类被称为“多样化产品”,如玩具和礼品等,约占全部商品的45%;第三类是“季节性商品”,如复活节、万圣节、圣诞节用品,占5%。
美元树在年报中称,维持大量第一类商品的供应,是为了让顾客经常光顾门店。然而从数据上看,最赚钱的恰恰就是后两类商品。简单来讲,后两类商品使用率不高、品牌性不强,质量要求较低,只要在进价上保证够低,那么利润率高是绝对有保证的。
美元树凭什么能拿到低价产品?这要从其前身说起,美元树的三位创始人曾在1986年就开设了一家连锁的工厂直营店,主要销售过季清仓产品。
事实上,许多制造企业都会在购物季过后清仓处理尾货,这时,美元树就会趁机大量吃进。为了第一时间获得清仓信息,美元树雇佣了上百名“秘密采购员”,他们不断穿梭于各个交易会场、行业网站,寻找这样的商机。
运气好的时候,还会碰到一种特殊情况———制造企业已大量生产,结果订单却被取消!这对美元树来说,可是天大的好消息!2004年秋天,听闻一个竞争对手取消了一批薯片的订货,美元树立刻行动,以一毛钱一罐的价格买了两吨薯片。短短两周,一销而空。
对生产商而言,美元树的这一策略为他们减少了货物积压,将损失降低;顾客得到了喜欢且廉价的商品;美元树则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这可是一件一举三得的事。
不过,这样的好事通常可遇不可求,尾货同样不是每天都有。当美元树发展到几千家店的规模时,清仓商品已经只能占到其商品总量的10%了。
要维持低价进货,美元树将“扫尾货”的理念进行了扩展。虽然60%的商品还是在国内采购,但另外40%更为低价的商品,则来自包括中国、越南、墨西哥等低成本地区。为了控制成本,美元树在采购商品时,根据不同的产品种类,严格执行了“目标利润率”,即把进价压到更低、更低。
PK沃尔玛,学习沃尔玛
低价,无疑是美元树叫板大型连锁超市的筹码。但怎样才能从它们的牙缝里抢顾客?
美元树的创始人们想到了一个奇招———将门店开在沃尔玛不到三公里的地方。
这可是一步险棋,毕竟沃尔玛的口号就是“天天低价”。况且,同样打低价牌的美元树,在单店面积和商品数量远远落后于沃尔玛,如何虎口夺食?
美元树的策略是———低价+小店渗透。
美元树的所有商品一律只卖一美元,这显然比沃尔玛的大多数商品便宜得多。而将店面开在沃尔玛附近,则可以让消费者很方便地对比价格,从而选择在美元树购物。
更绝的是,美元树因为店面小,可以将店设在离停车位更近的地方,顾客下车走几步就能进店,而通常如沃尔玛这样的大超市,则需要顾客走上100米。
这还不算完,美元树还将门店挤进了竞争对手认为市场已经饱和的地区———在中小城市的同一区域开出许多小店,小店覆盖半径更短,有些门店直接就开在了住宅区附近。由于美国的住宅区大多离大型超市较远,人们每次采购都得兴师动众,美元树这一策略,大大方便了顾客就近购物,从源头上再次掐住了如沃尔玛之类大型超市的咽喉。
当然,美元树在竞争同时也学起了沃尔玛。
比如,沃尔玛是物流高手,美元树也不差。美元树建立了9个配送中心,可支撑80亿美元销售额,而且95%的商品是通过配送中心送到门店(沃尔玛的这一比例为80%)。这不仅节约了物流成本,还加快了存货周转。同时,它还进一步改善了零售终端系统,大约有2700种日常消费品,可以通过“自动补货系统”来配送,这大大提高了存货的周转速度。
总之,这个学生一点也不简单。更低的进价,更低的店面成本,再加上更快的周转速度,2010年,美元树的毛利润率和净利润率分别为35.5%和6.7%,而沃尔玛则分别为24.8%和3.9%,都被美元树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