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月份开始,苹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全国总代理从原来的长虹佳华、佳杰科技、翰林汇、方正世纪4家调整为长虹佳华、佳杰科技两家。而就在11月1日,苹果又公布将投入将近8.5亿美元,计划在2013财年将新增设30至35家苹果零售店,其中3/4计划中的苹果零售店将建在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
缩减总代理、增开零售店,苹果似乎又拉开了渠道变革的序幕。
在将中国市场作为营销重点之初,由于自有零售渠道无法实现对中国各地区各层次消费者的完全覆盖,苹果实行了区域代理制。随着产品越来越热销,苹果对中国的渠道管控也开始变得吃力,又改成全国总代制,非常有效地打开了中国市场。
然而,靠总代理分销打开中国市场后,苹果便开始在国内设直营零售店以及优质经销商,这样一来,苹果中国总代理的日子每况愈下。与此同时,苹果的优质经销商、通信运营商、3C卖场以及行业授权经销商却在苹果的重点扶持下逐渐兴盛起来。苹果渠道势力分化日益显著。
看起来,苹果的做法不太厚道:依靠总代理打开中国市场,而市场一旦蓬勃,总代理就被直营零售店以及优质经销商架空了。
艾媒咨询CEO张毅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代理商给厂商对市场的一手控制设了一个屏障。在他看来,苹果有了良好的品牌和口碑,总代理的阶段已经走完,这样的转变有利于苹果更好地控制市场。
事实上从两年前开始,苹果已经开始慢慢调整在国内的销售体系。苹果十分重视对渠道的控制力,因此全国代理早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在2010年iPhone4热销时,就有业内人士预言这些代理商可能会“为他人做嫁衣”。果不其然,从今年年初开始,便有消息称苹果要求两家总代转去做零售,以一种“不听话就不带你玩”的强势姿态,想继续“傍大款”的分销商只能被迫转型。据报道,此前翰林汇已在西北地区尝试开设苹果的零售店,方正世纪也被迫开始在华北和东北大量开店。
在商场上,背靠大树从来都不是那么好乘凉。几家总代从前必须要应付苹果公司各种严苛条款,但至少有赚来的利润作为补偿,还算是“痛并快乐着”,而如今被迫停止分销去做零售的两家总代无异于被“流放”到激烈的零售店战争中去。
中投顾问IT行业研究员李方庭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总代理转变成零售商,对被削减的代理商而言无疑是沉重的打击。“没有了代理权限,规模优势丧失、进货成本提升,同时面临激烈的零售竞争。”
而对于仍然代理的商家而言,李方庭表示,虽然代理商数量减少,竞争压力降低,但来自苹果开直营店的趋势,其压力也会逐渐加大。
苹果总是希望能用“更直接”的方式把产品送到消费者的面前,让用户真正了解设计理念和思路,体验到苹果的精心。对苹果这样的产品来说,最理想的方式自然是其擅长的零售店模式。李方庭向记者表示,苹果削减总代理并加大直营店投入,将改变市场上苹果产品的供应格局,苹果产品零售竞争将越加激烈,与此同时,苹果产品在直营店增多的情况下,价格将会有所下降。在这样的过程中,总代理不可避免地被“过河拆桥”了。
不过,李方庭告诉记者,从苹果对渠道的控制逐渐加强、全国总代理的利润日渐微薄的角度而言,两家全国总代理被转成零售商或许是一个提升业绩和利润的机会,“通过更直接的面对客户,牢牢把握客户资源,竞争优势自然上升,盈利能力的提升是自然的事。”
当然,两家总代理变成零售商后,将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采购成本也会有相应的改变,“两家总代理在挑战中寻找机遇。”李方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