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食品在中国市场复制了一贯的“高端”路线。这些包装精美的食品盘踞在超市的进口货架上,价格动辄就是同类国产食品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据了解,中国的进口食品来自欧美、韩国、日本、东南亚等140多个国家,约10大系列上万个品种,主要是饮料、巧克力、饼干、食材配料、奶粉和红酒,尤其是奶粉和红酒一直在国内占据着一线市场。
记者在北京安贞环贸中心的华联超市进行随机采访时发现,“安全”、“营养”、“新鲜”是消费者购买进口食品的主要驱动因素。家住附近的罗女士说:“我每周会来购物一次,大概花200元左右,主要买饮料、速冻食品、橄榄油之类。进口食品确实贵一些,就拿这个马来西亚产的果冻来说,虽然每盒比国产的贵上十多元钱,但给孩子吃比较放心。”在环贸中心工作的“白领”李小姐说:“我经常在这里买些巧克力、饼干和饮料,虽然贵一些,但尝个新鲜。”
一家进口食品的二级代理商告诉记者,目前,进口食品的利润基本在50%左右。这样的利润还仅仅是零售商通过食品进口代理商进货获得的利润,整个进口食品行业在中国市场的利润率高得让人咋舌。
价格是如何被推高的?
一位早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的进口红酒代理商对记者透露,当前,国内进口红酒价格的定价权主要在代理商手里,至于工商、物价部门只是原则上给予建议和指导而已。“只要交钱就能进入大超市,至于卖多少钱完全是公司说了算。”
在法国,一般的VDT级(日常餐酒级)红酒售价仅几欧元,通过橡木桶装运,到国内分装后进入商场价格要卖到几百元。而超市中标价为998元的一瓶法国红酒,除去运费和48%的综合税率,再除去代理商的利润,超市入场费、管理费等,该瓶红酒的原产地价格保守估计不超过200元。
进口食品进入中国市场须经过经销商的层层分销。可以说,流通与经销环节是造成进口食品价格虚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营销成本只是进口价格虚高的一方面原因,消费者的推崇心理也使进口食品占据了销售优势。中投顾问《2012-2016年中国乳制品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受三聚氰胺事件影响,消费者对国产婴幼儿奶粉的信心不足,直接导致洋品牌在中国大行其道。
近两年来“洋奶粉”在中国不断提价,涨价理由无非是“配方升级”和“成本上涨”。但是同一品牌奶粉在全球往往是采用一致的研发投入、加工工艺和奶源,为何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价格就比欧盟甚至东南亚市场高得多呢?归根结底,这是进口奶粉的营销策略抓住了中国消费者的推崇心理,用高价格与国产奶粉进行区分。
贩卖“原装”概念也是进口食品推高价格的一个营销策略。在家乐福等大部分超市里,橄榄油并不在进口食品区,而是被摆放在食用油区域。每升60元到200元不等的橄榄油价格,与每升基本在20元以内的大豆(4828,-34.00,-0.70%)油等其他食用油的价格相比,着实高了很多。
“贵的是原装进口的,便宜的是国内分装的。欧丽薇兰的标签标注原产地为意大利,分装地是上海,那价格就比原装的低些了。当然,原装进口的质量更有保证,更有营养。”家乐福超市促销员向记者介绍道。
据了解,原装进口是指在原产地进行采摘、压榨、装瓶,进入中国市场后,应在原包装的基础上添加内容相对应的中文标签,并指出是原装进口,也就是俗称的原瓶版。如果是在中国分装,是指用大桶运到中国,然后在中国进行二次灌装,该产品应在外包装上标出封装地,这就是所谓的原产分装版。
进口食品安全吗?
由于消费者对国内食品安全的信心不足,进口食品的“安全”牌十分奏效,赢得不少追求生活品质的消费者的青睐。但是,进口食品一定安全吗?
中国农业大学[微博]教授籍保平告诉记者:“各个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不一,中国严格禁止将二氧化硫用于食品防腐,而二氧化硫被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视为‘一般认定为安全’的物质。”
籍保平表示,一般说来,进口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除部分产品属进境包装外,其余工序均在国外完成,无法对其养殖、生产加工过程、运输等条件进行监控,加之不同输出国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以食品为载体传入动植物疫病或对消费者健康构成潜在威胁的风险客观存在。
相比门槛较高、管制较严的孕婴奶粉,进口零食市场则比较混乱,假货横行。在北京朝阳区一个食品批发市场内,记者看到,食品摊床上摆满了饼干、咖啡、蜜饯、巧克力等“国外”食品,大多没有中文标签。摊主表示不清楚是哪儿生产的,“没有中文标签才更像进口食品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