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审计署一则“违规获得国家节能补贴”的通报将格力电器(23.88,-0.20,-0.83%)等8家家电企业置于“骗补”危机中。昨日,被指“骗补”超过2000多万元的格力电器发布声明,否认公司存在骗补行为,称违规获得中央财政补贴主要是因终端经销商填报数据不规范、不严谨所致。
6月20日,国家审计署公告称,格力、长岭、TCL[微博]、格兰仕、长虹[微博]、美的、乐华、扬子空调等8家家电企业,通过“多报销量”、“虚报安装量”、“虚报申报资料”等方式,在2011到2012年违规获得国家节能补贴共计9061.84万元。其中,格力电器获得金额最高,达2157.76万元。
昨日,格力电器在官网发声明称公司不存在骗补行为,审计署所通报的格力违规获得中央财政高效节能空调推广补贴资金2157.76万元,主要原因是终端经销商填报数据不规范、不严谨所致。
据了解,节能惠民政策始于2009年6月1日,当时只有空调产品享受补贴政策,执行时间是2009年6月1日—2011年5月31日。从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国家实施第二轮节能惠民政策,涉及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电脑等家电产品。
到底哪个环节“违规”,多出来2157.76万元补贴呢?格力昨天解释称,公司对经销商管理环节存在疏漏,主要体现在填写环节不规范和时间误差没有排除两个方面。
格力称,节能补贴数据由终端经销商填写销售时间、安装时间地点及用户资料,汇总到公司统一申请补贴。申报数据信息由格力电器近十万个经销商网点填写,在申报系统中网点填报的销售、安装日期、用户资料等不够严谨,出现差错。
此外,时间上也存在误差。格力举例说,比如某大学在4月份采购节能空调1万多套,格力按照节能惠民价格签订合同并安排供货,但学校提出在暑假安装,导致跨越了节能政策的截止日期。
针对“骗补”的质疑,25日格力电器(23.88,-0.20,-0.83%)发表声明称,公司不存在骗补的行为,审计署检查结果称公司通过多报节能空调销售量,违规获得中央财政高效节能空调推广补贴资金2157.76万元,主要原因是终端经销商填报数据不规范、不严谨所致,问题数据占公司总推广数据的比例不到0.5%。
格力电器表示,自国家推出节能惠民政策后,格力电器积极响应大力推广,推广数量居家电行业第一。推广方式为:在公司销售给经销商时,先调低产品价格满足节能惠民价格的标准,将节能惠民补贴款全部先行垫付给经销商,然后根据终端经销商销售后填报的用户数据向国家申请补贴资金。
格力电器解释说,公司对经销商管理环节存在疏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填写环节不规范。节能补贴数据由终端经销商填写销售时间、安装时间地点及用户资料,汇总到公司统一申请补贴。申报数据信息由格力电器近十万经销商网点填写,在申报系统中网点填报的销售、安装日期、用户资料不严谨,出现差错。二是时间误差没有排除,如采购和安装时间间隔较长,导致安装时跨越了节能政策的截止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