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奶粉企业的监管,政府部门又有新举。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昨日向早报记者证实,近期该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正在对合生元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合生元,01112.HK)等几家乳粉企业进行反垄断调查。据早报记者了解,包括惠氏、美赞臣等至少五家奶粉企业在配合国家发改委的该项调查。
上述人士字斟句酌地称,从已经调查取得的证据材料看,被调查的乳粉企业存在对经销商和零售商的价格控制行为,排除、限制了市场竞争,涉嫌违反《反垄断法》。调查发现,这些企业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乳粉价格偏高。下一步,反垄断执法机构将进一步调查,“依法进行处理,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合生元业务主体遭调查
据合生元6月27日在港交所发布的公告,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广州市合生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广州合生元)目前正在接受国家发改委的调查,调查主要针对广州合生元对其经销商及终端零售商销售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进行管理,可能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14条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14条规定,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下列垄断协议: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合生元相关人士昨日向早报记者表示,目前该公司正在配合国家发改委的调查。该公司经营、产品销售正常。
根据合生元于2010年发布的招股说明书,该公司产品主要包括高端儿童益生菌冲剂、婴幼儿配方奶粉及干制婴幼儿食品产品,以合生元品牌营销,其产品以国外原装进口为主,广州合生元正是其业务主体。合生元2012年年报显示,其2012年总收入及净利润分别为33.82亿元及7.43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分别增加54.5%及40.9%;收入中,婴幼儿配方奶粉占比达到80%。
在母婴用品网站红孩子上,合生元的奶粉售价在200-500元不等。合生元公司简介称,据尼尔森统计,2011年上半年,合生元占中国超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约44%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一名进口奶粉代理商昨日向早报记者表示,合生元确实是奶粉行业的一个营销传奇,“在行业里,纯利润率能达到15%的公司已经是非常牛了,但是合生元可以达到26%。”
该名代理商称,合生元之所以能够保持如此高的利润率,正是得益于它对价格管理的执行。“他们的经销商是不允许随便调价的,如果有经销商斗价,就会被开除出经销队伍。”由于终端价格的坚挺,使得各个销售环节都有了较高利润保证,“合生元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门店都拼了命地帮它推销。”据该人士透露,一般门店导购员销售一罐普通品牌奶粉的提成只有几元,但是合生元的提成可以高达几十元。
另一名奶粉经销商在听闻合生元被国家发改委调查后,甚至有些不解:“合生元这样的做法才是对的啊,可以保证各个环节的利润,市场才不会乱,也可以给消费者更好服务。”据了解,合生元由于实行会员制消费,其对客户能提供更多针对性服务。
行业公认的格式合同
不代表“不违法”
上述奶粉经销商认为,目前市场奶粉价格偏高,是由中国高额的进场费、人员费及市场推广费等多项因素造成。此前有报道称,一罐洋奶粉从海外工厂进入到中国的零售门店终端,往往需要多达四个环节,“从利润分布情况来看,零售门店的毛利要求最高,他们会要走20个点左右,然后省级经销商和分销商会拿走20至30个点,总代理会拿5至10个点。”
该经销商还表示,事实上,所有的厂家都是要求经销商按照限定的价格来销售的,只不过在执行时,有的企业执行得比较严,有的企业为了博量“睁只眼闭只眼”。
资深乳业分析师汤志庆也向早报记者表示,在厂家与经销商的经销合同中,“不能低于厂家指导价销售”是一条普遍的要求,但是实际能严格执行的确实很少,“主要还是看品牌的地位,这其实是品牌与经销商之间的博弈,如果品牌强势,经销商可能就会乖一点。”
汤志庆认为,相比之下,外资品牌由于自身的强势地位,对于价格的管理更为严格,“对于经销商来说,要想经销已经成熟的外资品牌,也有很大的难度。”
不过,在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戴健民看来,“行业公认的格式合同”不代表“不违法”。
已有酒业巨头为鉴。2013年年初,国家发改委曾对高端白酒进行反垄断调查。四川省发改委依据《反垄断法》对宜宾五粮液(20.40,0.43,2.15%)酒类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罚款2.02亿元人民币;贵州省茅台酒销售有限公司也收到了贵州物价局开出的2.47亿元人民币的罚单。
据业内人士透露,由于合生元是上市公司,它遭到国家发改委调查的消息被首个披露,事实上此次至少有5家企业遭到国家发改委的调查,涉及目前市场排名靠前的所有奶粉企业,且以外资为主。据了解,在高端奶粉市场,以多美滋、美赞臣、雅培、惠氏等为首的外资品牌已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市场占有率超过80%。
昨日惠氏、美赞臣在回复早报记者就此事的咨询时表示,“正在配合发改委的调查。”
惠氏表示“有进一步消息会再告知”。美赞臣称“向发改委提供了一些信息”。雅培相关人士表示,需要向总部确认相关消息,但至早报记者截稿时,未收到回复。早报记者未能联络到多美滋就此事发表评论。
就国家发改委此次价格调查看,汤志庆认为也算“及时”,“这几年,外资奶粉价格不断上涨,有点‘趁人之危’、‘趁火打劫’的意味。”
针对奶粉价格不断上涨,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高级分析师宋亮此前撰文称,业内陷入“跟风追高”的怪圈,绝不是成本上涨可以解释的,其产生根源仍然来自消费者对国产食品信心下降。由于缺乏对产品信息准确认识,消费者普遍将“产品安全与价格高、纯进口画等号”。无论降低关税还是超市进场费,能否从根本上减缓企业涨价行为,这很难说。种种迹象表明,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已经完全扭曲,商家谋取超乎寻常的暴利,而消费者背上愈加沉重的负担。
戴健民也表示,近年来,市场奶粉品牌大增,但是奶粉价格不降反涨,和厂家控制价格不无关系。但国家发改委此次调查之后,能否促使奶粉终端价格下降,还要看市场情况,主要看“目前经销商手上有多少的利润空间”。
有奶粉经销商表示,一般来说,目前品牌奶粉各个经销环节的利润空间在10%左右,一旦放开竞争,有些经销商可能会为抢客源降价10%甚至20%、30%促销产品。而对于合生元来说,一旦取消价格控制,打击可能是致命的,“他们经销商的利润空间比较大,如果一家降100元卖,那么这个市场就乱套了,消费者对品牌也要产生怀疑。”
国内奶粉企业股价普涨
在业内人士看来,近期针对奶粉行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打击进口奶粉、扶持国内企业的倾向。
在进口奶粉被调查的同时,国内奶粉企业股价昨日出现普涨。其中,伊利股份(34.37,0.57,1.69%)(600887.SH)上涨8.06%,贝因美(31.75,1.71,5.69%)(002570.SZ)上涨7.48%,光明乳业(14.66,0.62,4.42%)(600597.SH)上涨4.08%。
中投证券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称,根据样本网络监测,今年3月香港限购后网络进口奶粉供应量持续上升,至5月加强对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后,进口奶粉供应产品数量至今下降了10%,进口要求提高后,很多海外代购产品滞留在海关,网络上不少卖家开始甩货清仓,政策的执行力较以往有提升。
此前有奶粉进口商向早报记者抱怨,由于新的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措施实行,进口奶粉不仅需要付更多的检测费用,而且相应地加长了检测时间,增加库存。
汤志庆认为,从目前出台的措施看,确实有上述倾向,“政府引导(消费者购买国产奶粉)意图很明显,但消费者能否转变还需要时间,更需要国产奶粉提高品质。” (据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