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1天后,主治医生来征求我手术意见,“要不要用一个定位引导仪器,进口的,1万元,不入医保。”据说,用了这个仪器可避免开放式的刀口,伤口会小很多,斟酌再三,还是不用了。
住了4天后出院,我看了一下账单,总费用4000余元,其中手术费1000元左右。心想:小小一个仪器,抵得上两台半的跟腱缝合手术了。
同病房一个小伙子髋关节骨折,住院花了将近4万元,用了进口的钢板、螺丝,价格2.6万元;邻床的武警战士,1年前手腕骨折,这次是来拆钢板的,他说当时用的也是进口的,材料费5万左右;一位武汉的跟腱断裂病友,说是手术用了两根特殊的缝合线8000元……如此看来,看病贵的另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是医疗器械贵。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国家对药品价格的监管在不断完善,如推行基本药物制度,统一招标、采购,但对器械价格的监管好像不怎么“给力”。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崔书中认为,“在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医疗耗材,确实存在定价虚高的问题,这也是看病贵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器械这么贵?因为很多都是进口的。对于这些高端医疗器械市场的外资垄断地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原副会长郑全录透露:目前国内包括心电图机、CT、磁共振等高端医疗器械基本看不到国产品牌,超声波仪器等领域中跨国企业的垄断份额甚至超过90%。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外国医疗器械在我国大医院占有率超过70%,正是跨国企业“跑马圈地”、进口产品垄断市场的现状,使得我国医疗器械的价格居高不下,加剧了百姓“看病贵”。
那我们能不能用国产的呢?浙大附属一院一名医生认为,很多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需要成本,许多高端设备国内企业没有这个研发和生产能力。她给我举了个例子,一位病人在西安做的骨科手术,一年后到浙江拆钢板,结果整个医院找不到匹配的螺丝起子,骨科主任亲自操刀,到口腔科借了把电矬,自己磨了把起子,“国产器械制造企业就连基本的标准化生产都做不到。”
据《南方日报》报道,医疗器械业内有一个潜规则:附加值越高、价格越贵的产品越好卖。这也正是医疗器械价格虚高问题集中在高档耗材上的原因,这些产品的价格都是以万元为单位计算,包括用于心脏手术的支架、球囊、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产品等。
另外,流通环节推高了价格。一般来说,一款高值耗材从生产厂家出来到广州某家医院,要经过一级代理、华南大区代理、省级代理等多个层级。每一次转手至少有30%的利润。
所以,当你住院手术需要用到材料时,千万要问清楚了,多少钱、入不入医保?希望有一天,国内相关企业和机构也能安下心,搞点真正惠民的研发,而不是拿着别人的图纸去仿造;也希望,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不要再对这类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是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