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涛的校园代理生涯是从大一下学期卖联通手机卡开始的,最初进展并不顺利。“敲开一间间宿舍的门,多半被拒绝,两个半小时才卖出5张卡。”冯海涛回忆说,除了用“扫楼”的办法卖卡,他还在校园内摆摊,“为了赶在放学的人流前把摊给摆起来,下了课总是急匆匆地往外跑。”凭着不懈的努力,冯海涛的销售业绩越来越好,成了联通手机卡在福建师范大学校内的品牌经理。
冯海涛为某考研培训班做校园代理时所创下的业绩,更是被同学们传为佳话。该考研培训班之前在福建师大的市场占有率排在第三,冯海涛大三那年担任了该机构的校园代理,使其排名迅速上升到第一。福建师大每年考研的学生有1000人左右,最后选择参加冯海涛所代理的考研培训班的多达600多人。冯海涛创造了年销售50万元的业绩,居该机构在福建省所有高校业绩第一名。他介绍说,为了熟悉考研培训业务,早在大二下学期,他就参加了多家考研培训班的学习,切身体验的同时也对竞争对手的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样在被同学咨询时,他对许多问题都能做出令人满意的解答,因而获得了同学们的信任。
现在做校园代理的同学不少,但有些人抱着“反正待遇不高,何必如此卖力”的态度,冯海涛的看法正相反:“这不是在为别人卖力,而是在做自己的事情。”“做校园代理也是一种广义上的创业,前期投入少,风险也小,立足于熟悉的校园,成功的可能性更大。而许多产品要打入校园,必须借助学生的力量,因此校园代理的前景还是相当可观的。”冯海涛说。
冯海涛分析说,校园代理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帮助商家卖产品,从销售业绩中抽成,而且卖不完也可以退货,这样当然没有任何风险;另一种是要向商家保证能完成多少市场量,并且交一定的押金,这种方式的抽成要高很多,自然风险也随之升高。喜欢挑战的冯海涛往往选择第二种模式,他觉得有压力才有动力,代理每一种产品时,他总会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一定要做到第一”。
据冯海涛介绍,第二种模式的抽成一般要比第一种高出一倍,比如同样卖一张手机卡,如果用第一种模式,抽成只有6元,而采用第二种模式,抽成就变成12元。他在大一时采用第一种模式,一个月可以赚1000多元,而到了大二之后,他采用第二种模式每个月的赢利就上升到4000多元。他解释说:“之所以收入变化这么快,首先是因为采用第二种模式的抽成翻倍了,同时因为有了压力,做起事来也会更卖力,业绩当然会更高。”
即将面临毕业的冯海涛,并没有像周围的同学一样急着找工作,而是选择了继续创业。他现在正着手创办一家销售装饰材料的公司,代理销售某知名装饰材料品牌。他说:“大学四年的校园代理经历,为我积累了丰富的创业经验,锻炼了我的沟通、团队合作、市场推广能力,为我走向社会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做校园代理虽然面对的只是两三万个学生,但也是一个市场,现在只是把校园这个市场放大了,从校园走到了市区。因为有了丰富的经验,我现在可以比较从容地开展筹办工作。”